
近日,北京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
和模范集体表彰大会举行
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简称“通研院”)
“通通”研发团队荣获北京市模范集体称号
前沿研究中心联席执行主任郑子隆
荣获北京市劳动模范称号



“通通”研发团队获北京市模范集体荣誉

2024年,通研院发布了全球首个由价值与因果驱动的AGI系统原型“通通”,入选了2024年中关村论坛重大科技成果,并写进2025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通通由价值驱动,在理解场景的基础上可自主生成任务并规划执行,同时可以和人类进行包含语言在内的多模态交互。

2024年,通研院发布了全球首个由价值与因果驱动的AGI系统原型“通通”,入选了2024年中关村论坛重大科技成果,并写进2025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通通由价值驱动,在理解场景的基础上可自主生成任务并规划执行,同时可以和人类进行包含语言在内的多模态交互。

通通研发团队代表
通研院先进技术中心执行主任陈浩
2025年中关村论坛通用人工智能论坛上,通通2.0发布,实现了一个有自身价值观、世界观的小女孩在理解对话目标意图的基础上,遵循自身价值和人格、利用对话策略来引导对话走向从而达到自身目的。
2025年3月《科学》(Science)杂志发表了题为“AI gets a mind of its own”的专题报道,介绍了朱松纯教授领导的通研院(BIGAI)及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智能学院在通用人工智能(AGI)领域的研究进展,其中对“通通”进行了重点介绍。


郑子隆获北京市劳动模范荣誉

通研院前沿研究中心联席执行主任郑子隆作为通研院核心研发成员主持多个关于多模态感知和可解释人工智能的国际前沿重大科研,他和团队提出的“实时双向人机价值对齐”研究成果发表于科学Science Robotics杂志,并登上《Science》首页头条。

通研院前沿研究中心联席执行主任郑子隆
郑子隆主持了国自然(面上)等国家级科研任务,并牵头探索多模态结构化学习、具身智能场景下的人机交互等前沿方向。作为语言交互实验室负责人带领团队重点针对多模态场景理解下的语用分析、对话模式学习和对话平台方向进行科研攻关,结合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和认知科学领域内的相关科研课题,为构建与人类自然交互和协作的通用智能体打下基础。

此外,郑子隆常年担任ACL、EMNLP等多个国际顶级AI会议的长期审稿人和领域主席,并以主要组织者的身份于2022年EMNLP、2024年NeurIPS、2025年ACL筹办了关于结构化学习和推理、开放世界通用智能体相关的Workshop。
2025年北京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模范集体评选自2020年以来,为首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取得突出成绩的工人、农民、科教人员、管理人员、机关工作人员、其他劳动者和集体。







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