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BIGAI

通育人才,智领未来 | 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第三届“通计划”夏令营圆满举行

“通计划”夏令营

7月12日至13日,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以下简称“通研院”)第三届通用人工智能协同攻关合作体人才培养计划(以下简称“通计划”)夏令营成功举行。本届夏令营以“通育人才,智领未来”为主题,来自全国30余所高校的80名优秀学子齐聚北京,通过学术讲座、实验室参观、师生互动等形式,开启一场通用人工智能探索之旅。

7月12日上午,夏令营在通研院1311报告厅拉开帷幕。开营仪式前,全体营员来到展厅参观,详细了解了通研院的院情、愿景、发展历程、技术路线和科研布局,观看了重点研发项目和平台的演示介绍。在随后的开营仪式上,通研院院长朱松纯、助理院长郑卿、各研究方向的导师代表和支持部门代表出席。

助理院长郑卿首先作《通研院人才培养的工作介绍》,系统阐述了通研院的人才培养体系,着重介绍了“通计划”的培养模式、大事记、高校合作情况以及人才培养成果。郑卿老师表示,希望通过通研院的平台,让更多有热情、有潜力的年轻人走向通用人工智能研究的前沿,找到属于自己的研究方向。

开营仪式后半程,通研院院长朱松纯为营员们带来题为《AGI: 框架,原型,基准和开放问题》的精彩报告。报告中,朱老师介绍了通用智能体“通通”背后的CUV理论框架,详细阐释了认知架构(C)、势能函数(U)和价值函数(V)三个关联系统如何支撑“通通”进行以价值和因果为驱动的持续学习。朱老师将自己的学术经历生动地融进了理论框架的介绍中,不仅在技术层面,更在人生选择层面为同学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报告最后,朱老师梳理了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就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关键问题进行了开放性讨论,并对在场的年轻一代在人工智能浪潮中勇于探索、不断成长表达了真切的希冀和祝愿。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营员们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加深了对通研院以及通用人工智能的理解。实验室开放日上,营员们参观了机器人实验室,近距离感受通研院在具身场景和应用场景中取得的进展和突破。导师见面会上,来自七大研究方向的20多位导师和“通计划”学生与营员们面对面交流,从技术研讨到未来规划,师生们沟通热烈,营员们收获满满。

通用人工智能协同攻关合作体人才培养计划是通研院自2023年起与全国十余所高校开展的博士生联合培养专项计划。作为联培开展的重要环节,“通计划”夏令营已成功举办三届,一批批综合素质过硬、认同通研院文化、有志在AGI领域开展原创前沿研究的优秀学生通过夏令营走进通研院,成长为通用人工智能有组织科研的生力军。未来,通研院将秉承“通识、通智、通用”的人才培养理念,学、研、产、用多方面立体践行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战略,构建贯通本博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为我国人工智能战略发展输送更多复合型顶尖人才。

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

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