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1日,由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北京大学智能学院主办的“北京大学‘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创新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全国政协、教育部、北京市等相关单位领导,教育界专家、校长和教师代表出席。

全体与会嘉宾合影
研讨会以教育部《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为引领,发布了七项原创性成果,系统覆盖课程纲要解读、产教融合育人模式、全学段通识课程体系、课堂互动智能体、“通育”教育平台以及学习评价系统等关键环节,围绕“认知-技能-思维-价值观”四大人工智能核心素养构建完整培养体系,为破解AI教育落地难题、开创智能时代育人新范式提供实践路径与解决方案。
“通育”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平台是由通研院依据中小学生认知特点和人工智能课程要求,自主研发的为学生、教师提供的适配性强、科学性高的教学工具,实现师生双端赋能。
”

“通育”TongLab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平台
面向学生,构建了分层递进的培养体系。小学阶段侧重体验与兴趣培养,无需一行代码,即可在趣味实践中感知AI的魅力;初中阶段强化技术原理与实际问题的解决,学生们可以挑战“数字气象站”等跨学科项目,在软硬件结合中,形成系统的工程思维。高中阶段聚焦系统思维与创新应用,平台提供体系化的项目式课程,涵盖Agent核心技术等前沿知识,支持拔尖创新人才,完成从理解到构建的深度跨越。
面向老师,通育助教平台,致力于成为教师高效的AI教学引擎。平台从智能生成教案到自适应出题,可将教师从重复性工作中彻底释放。同时兼备PPT生成工具、批量作文批改、构建专属的AI智能体等功能,真正实现教学工具的个性化定制,将创新推向全新高度。
会上启动了“通用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中小学创新实践共同体”,共同体由通研院、北大智能学院、中关村科学城人工智能产业专委会、北大附中、八一学校、五一小学等学校联合成立,以“政-产-学-研-用”模式聚焦课程开发、师资培训与实践转化,推动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从知识普及向创新素养培育跃升。

通用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中小学创新实践共同体正式成立
本次研讨会为我国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的模式构建、价值引领、课程建设、教学范式与评价体系提供范本。面向未来,通研院将持续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普及及素养提升,深化协同创新、构建融合生态,筑牢人工智能时代拔尖创新青年人才的培育沃土,助力我国在科技变革浪潮中育新机、开新局。
如有进一步合作的意愿,可联系:
通研院教育生态事务 索老师
010-8541 3687
让我们共同开启AI通识教育新篇章!







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